必威亚洲官方登录-必威官网登陆-首页

欢迎访问菏泽学院官方网站!
他山之石
当前位置: 必威亚洲官方登录 >> 正文

应用技术大学办学定位与建设内容分析

2015年09月01日 17:05  点击:[]

要:应用技术大学必须准确把握其内涵,基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目标进行合理定位,正视我国地方本科学院转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内部治理结构、人才培养模式、学科专业发展、课程改革、师资建设等维度寻求转型的具体路径。通过统筹规划,综合改革,将人才培养、科技研发与现代化生产、社会改革实践结合起来,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应用技术大学发展之路。

关键词: 应用技术大学;内涵;定位;内容

2014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总理总理特别强调要“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 5 2 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把教育制度创新和结构调整作为当前经济社会改革的重要战略。在国家新政密集出台的背景下,我国地方本科院校积极探索面向区域、立足应用、产教融合、培育特色的差异化发展路径,使建设应用技术大学成为一种凝聚了社会广泛共识的应势之举。为实现国家这一战略预期,大家必须回答以下问题:什么是应用技术大学;何以为改革之方向;怎样进行科学定位;如何优化建设内容中的核心要素。厘清上述问题不仅能统一办学者的思想观念、促成价值认同、提振理论自信、增强制度创新,而且更有利于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优化产教协同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形成社会广泛参与、各院校自主办学的共治格局,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应用技术大学发展之路。

一、应用技术大学的内涵与其意义解析

上世纪70年代初期,奥地利、瑞士、德国、荷兰和芬兰等国把职业院校纷纷升格为应用技术大学,当下我国却采用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方式来建设应用技术大学,缺乏职业技术教育的基因。我国学界目前对应用技术大学内涵也没有清晰、一致的认识和理想的现实模型,它只是一个应然概念。

通过对域外实践和本土探索的梳理和归纳,大家在借鉴一些学者的观点后给出一个描述性的定义:应用技术大学指一种以技术应用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传授相关常识,训练实践能力,面向复杂多变的劳动力市场培养本科和硕士层次的高技术人才;在科研中面向生产领域和实际生活,开展技术研发,进行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依靠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主动适应区域发展需要,直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一种强调技术理论、注重技术应用的多科性新型大学。通俗地讲,作为普通高等教育的传统大学秉持理论逻辑,以常识教学体系为主,侧重“脑”的教育;应用技术大学兼具职业教育的应用特征,以实践教学体系为主,关注对“手”的教育。

作为一种基于社会分工并积极回应时代对应用技术人才需求而形成的办学类型,应用技术大学必将成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主要方向,建设好它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建设应用技术大学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的战略需求

伴随技术革命对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变革的急速推进,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锐减,职业岗位的技术复合性和复杂性大幅度上升,产业发展迫切离不开技术支撑,高等教育体系中需要一种把办学功能重心放在解决产业技术实际应用等问题的新型大学。应用技术大学顺应这一战略需求,融入区域社会,为行业提供核心的常识、技术,培养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的应用实践人才,以改善产业转型中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供求矛盾。

(二)建设应用技术大学是建立和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路径

由于市场经济的高度分化和高技术职业的不断涌现,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个人未来职业的发展。然而,长期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一直未能建立起来,缺少培养高技术技能人才的本科层次职业教育[1]。大力建设应用技术大学能延伸职业教育层级,在规模、层次和质量上与高端产业对接,承担服务地方经济的使命。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形成层次齐全、体系完整并与普通教育纵横衔接沟通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

(三)建设应用技术大学是地方本科院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略

在传统思维定势下,一些地方本科院校盲目跟进老牌大学的学术追求步伐,深陷“高不成,低不就”的办学窘境中。而应用技术大学是一种面向实际生产与生活的教育类型,地方本科院校走应用技术大学之路乃。大家应努力从传统的“精英教育办学理念”和“学术型”培养模式的桎梏中解放出来[2],在立足基层,服务产业,满足具体而实在的社会需求之中,拓展空间、增强实力,这是其价值追求落地生根的前提。

二、应用技术大学办学中的合理定位

建设基于“实践取向”的应用技术大学必须顺应内在逻辑,结合特色积淀、学科优势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等进行价值整合。在教育系统内找准“细分市场”,把握自身职能和发展愿景,确立办学定位,促成组织特性的实质性转变。

(一)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目标定位

应用技术大学目标定位就是要在先进理念的直接规约下对学校未来发展走向的一种理性把控,逐渐从学术逻辑取向转变为市场取向,服务基层社会,着眼行业需求,强化产业技术积累,全面整合社会资源,有效地利用潜在优势,积极融入区域社会和行业技术创新体系,促进应用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为特定职业提供理论教学及实践技能训练,培养能够胜任现代产业高技术岗位的一线技术人才,促进其职业成长和发展。通过技术应用的优势来彰显独特功能,把自身打造成为一个融国际化、地方性、开放式和应用型于一体的多科性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

(二)应用技术大学发展的类型定位

应用技术大学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欧洲,是吸取了职业教育的核心特质而形成的一种教育类型。从概念本身的表述上就规定了其职业教育的类型定位。应用技术大学注重技术应用、职业导向和集群发展,以区域服务经济的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为目标,构建以应用技术专业为主体的学科专业体系,所以其本质属性是本科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3]。应用技术大学类型定位于职业教育,不仅能为高职院校设置出口,提升其培养层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类型的多样化需求,也有利于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形成高等教育结构分化和新的组合。

(三)应用技术大学办学的层次定位

这里的层次主要是指学校人才培养的层次。层次定位是在学历教育和学位教育中确定一个基本的人才培养层次。按照教育部《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引导意见》,应用技术大学的层次定位应该以普通本科教育层次为主体,培养高技术应用型本科人,同时兼顾高职高专教育。在高等教育相对发达地区也可以适当发展工程技术型的专业硕士与博士教育层次,还可以提供面向社会人士的各种继续教育。应用技术大学体现出一定的承接性,能构架高等教育的“立交桥”,促成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沟通衔接,促进人才类型多样化和质量的不断攀升。

(四)应用技术大学的服务面向定位

应用技术大学多由地市为主举办,这种区位特质决定了它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服务地方是其办学的立足点与着眼点,直接的服务内容主要聚焦在三方面:结合形势发展,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服务于区域精神文明建设;依托优势学科,推进产学合作,为企业解决关键共性技术问题,促进技术成果转化;面向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培养高层次技术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力争采取多样形式,聚合内外资源,搭建各种平台,发掘服务内容,延伸服务链条,变间接服务为直接服务,发挥好综合服务职能。

(五)应用技术大学的人才培养定位

一般而言,学术型人才由部属重点大学培养,高技术人才主要由应用技术大学来培养。这种高技术人才培养既要与学术型人才培养目标错位,又要明显区别于高职院校针对特定岗位培养技术工人的目标。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定位在职业领域的工程型、技术型等人才的培养上。随着我国技术更新越来越快,新兴战略产业和实体经济的强势发展,应用技术大学必须围绕区域社会对人才规格的需求,把培养深造有基础、发展有后劲,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国际视野的新型劳动者作为自己的重要使命,努力解决好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

三、应用技术大学建设体系中的要素分析

办学定位属于系统的顶层设计,要把定位转化为办学实践,必须抓住应用技术大学建设内容体系中的核心要素,对一些关键性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在增加要素含量,优化要素结构,提升要素品质中,实现资源在系统内的整合贯通和无障碍流动。

(一)以《章程》制定为切入点,淡化行政逻辑,回归常识本位价值,使学术自由、民主管理成为应用技术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精神内核

应用技术大学必须以《章程》的制定为切入点,淡化行政逻辑,彰显学术主导。打破封闭的管理模式,把学术自由、学术至上和民主管理作为制度建设的精神内核,厘清内部权力结构,并对之作出制度设计和安排,形成自主运作,相互融通、多方协调的各种权力分配、运作机制。

从目前现状看,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种模式表面上党政分工明确,但实际上职责混乱不清,权力彼此越位,难以形成明确一致的目标。尤其是各种制度严重存在内容缺失、重叠和冲突的现象,造成决策方式简单、专横甚或任性。一些领导受“官本位”政治学问影响,缺乏民主意识,造成行政权力独断。由于价值偏移,行政权力通天贯地,侵蚀学术权力的现象时有发生,学术组织沦为行政权力的附属物,教授的话语权被剥夺,不能实质介入管理决策。这种“官僚化”集权式治理结构,不利于行政事务的处理,有碍于学术质量的提高。

应用技术大学应按照现代大学的制度逻辑,从行政管理模式向行政与学术协调的方向转型。遵循高等教育规律,进一步明确“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内涵,完善制度架构、改进组织层级和决策程序,实行权利分割、责任分担和利益分享。创新管理模式,吸取行业、中介机构等社会力量参与学校治理,形成一个拓宽的发展外围。克服制度惯性,扩大二级院系权力,使之具有独立的财务权、人事权和内部事务处置权,在让渡权力的同时,还要监督、规范二级院系办学行为。坚持教授治学,严格规范学术组织的结构、职责和议事规则,发挥其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和学术发展等事务决策中的作用。不仅要防止“外行”对学术事务干扰,还要规避学术权力行使的随意性,保证学术人员的正当权益。扩大民主管理权利,发挥教代会、工会等组织的作用,让其参与学校发展重大问题的讨论,各种决策的内容必须限制不平等,使处境最不利成员获得最大利益[4]。在履行民主管理与监督职能中维护教职员工的合法权益,形成一种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决策的相互制衡治理机制。

(二)应用技术大学必须遵循“应用为本,实践主导”原则,构建产、学、研相结合,常识、能力和素质水平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生产技术和岗位分工日趋精细化,应用技术大学的人才培养必须契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构建职业岗位与人才能力、素质相匹配的培养模式,提升办学内涵特色以及人才培养质量。从人的发展而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和潜能,只有遵循人才培养规律,才能从牺牲人的个性追求回归到对人的敬重、关爱、理解和支撑的理性平台[5]。因此,探究产、学、研结合,常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大家当下的重要任务。

近年来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虽已得到改进,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人才培养目标存在偏差,质量标准体系不够健全,盲目以市场为导向,忽视常识、能力和素质协同一致的全面教育,降低了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学科专业设置跨度过大,相互支撑不够,缺少重点学科和特色专业集群。课程改造滞后,缺少知行一体的系统设计,内容硬性分割,简单拼凑,缺乏整合衔接。教学方式单一,不能对接工作过程,专业方向与产业、市场结合不紧。校企合作流于形式,资源共享度不高,实训系统性、针对性不强,导致人才培养质量大幅下降。

针对上述问题,应用技术大学必须在“注重学理、亲近业界”的理念引导下,着眼职业生计,追求人的价值体现,制定突显岗位特点的人才培养计划。遵循“群落状建设、选择性做强、结构性提高和交叉点生长”的策略,建设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重点学科和特色专业集群。基于工作过程,融入“职业元素”,重构学科课程体系,重点开发具有项目化特征的专业核心课程。采用“问题”教学法,不以确定事实、系统概念为目的,而以应用为本,强调常识获取的过程与方法,实现学习情境向工作情境的转化。引导教师开展企业技术服务、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注重吸引行业、企业的技术专家加盟到团队中来,提升“双师”队伍素质。借鉴国外“合作教育”、“工读交替”模式,拓宽产学研合作领域,根据企业发展的需求动态制定、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开展科技创新,使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和企业实际要求结合起来,把企业价值观和学问精华植入人才培养的每一环节。

(三)按照产业链对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多科协调,强化应用,设置一批适应社会岗位职业要求的重点学科和特色专业集群

地方本科院校应跟紧经济社会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审视现有学科专业的社会适应性,淡化学科界限,拓宽专业口径,结合区域支柱产业、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高成长性产业,集中力量办好一批与地方经济发展高度匹配的重点学科和特色专业。通过调整专业方向延伸专业内涵,扩大专业服务范围,实现学科专业群与区域行业、产业链的紧密对接。

长期以来,不少本科院校专业跨度过大,学科专业相互支撑不够。学科专业建设大都贪大求全,涵盖哲学、经济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和管理学等学科。由于缺乏科学的规划和动态调整机制,拼命扩大专业规模,具有明显的功利化倾向,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缺少市场意识,盲目争上新专业,热衷于扩大英语、市场营销、艺术设计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汉语言文学等专业的招生规模。忽略应用为主、产业引领的原则,只求数量不求质量,没有彰显地方性、集群性、特色化的特征。

学科专业设置体现出服务面向定位,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特色。因而在学科专业建设中,理应坚持前瞻性、灵活性和应用性原则,顺应学科与专业的关系,克服“大而全”的倾向。新建专业必须综合考虑产业结构、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等因素,具有学科作依托和满足教学、科研的各种条件,与现有专业具有相关性或相近性。否则,难以保证专业课的数量和质量,弱化原有的办学特色和水平。改造传统专业,可将一些偏重于基础理论的理科专业转化为具有良好就业前景的工科专业,有选择性地整合一些相近专业,关停并转化一些人才需求低糜的弱势专业。按照“产业相关”和“地缘相聚”的原则,依托强势资源,多科协调,集中力量办好一批适应社会职业岗位要求的重点学科和特色专业。将服务同一产业链的相关专业整合为专业集群进行统筹管理,增强学科专业在特定细分领域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依靠新建、调整、改造和重组等方式,建立起主动适应、动态开放的学科专业发展机制,优化与构建呼应地方产业结构需求的学科专业结构[6],实行学科链、专业链与产业链的有效衔接,提升其与地方产业群的关联度、契合度和协调度。

(四)我国应用技术大学课程改革必须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需求,实行学术课程体系向应用课程体系转型

欧洲应用技术大学课程体系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专长课程三部分构成。基础课程约占20%,主要是数学、物理、人文和管理等课程,专业课程占到 60%,方向课程约为20%。他们拥有跨专业研究机构,研究学科常识的选择、组合与更新,将实际生产和技术研发项目融入课程中。一些地区性技术学院尤为注重与行业专家合作,开设大量实践课程,不断编写出最新讲义,培养学生应用理论常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7]

目前我国地方本科院校的课程设置主要还是简单地移植、套用老牌大学的课程模式,未能构建与专业技术能力体系相匹配的课程体系。课程发展方向偏颇,学术色彩浓厚,强调理论演绎,不注重过程方法。课程内容陈旧、繁杂,缺乏衔接、融合,与新的常识和技术体系格格不入。课程资源开发不够、缺乏质量标准,内容更新缓慢,难以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难以提供专业的核心常识和基本的生产经验,导致课程不能与地方产业需求对接。

我国应用技术大学课程建设,必须借鉴欧洲发达国家的经验,根据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行业企业生产实际,整合课程资源,优化课程结构,实现由传统的学术课程体系向现代应用课程体系转型。重视课程建设,基于办学使命创新常识的传递方式和评价标准,逐步实施知名企业认证课程、企业学位课程、行业协会认证课程等制度[8]。优化课程内容,选聘行业专家参与课程方案设计、咨询和评议,注重专业课程与职业标准对接,找到时序上的衔接点,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常识、能力、素质结构,让每一课程元素都能在整体课程架构中发挥应有作用。编写讲义型教材,鼓励教师以技术逻辑为主线,对专业课程进行深度挖掘和广度拓展,根据自己参与的工程实践经历编写出体现技术应用价值的“讲义”,从而实行无教材化教学,增强课程与人才培养目标的符合度。改进课程实施方法,探索启发式、互动式教学,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通过课程实习、参观实训、顶岗轮岗和产品设计等形式,使学生熟悉项目操作流程与方法,增强工作情境中的体验感悟,培养创意设计、技术创新和隐性职业能力。

(五)应用技术大学必须以“双师型”师资建设为抓手,通过引进、培养和激励,打造一支品德高尚、素质精良与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

德国《高等教育总纲法》规定:应用技术大学教师必 须是 博士、具有五年以上行业背景,具有从事科学或艺术工作的特殊能力,并获得一定成就,除了上述要求,还普遍重视专职教师的在职进修。否则,就不能到该类高校任教。欧洲注重学术资历、教学能力和行业经历,要求教师既是一名研究者,又是一名教学者,同时也是一名社会政策的社会现实的实践者[9]与国外相比,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师资存在严重的问题:教师引进中,侧重考量学历标准和学术成就,对行业背景没有硬性要求,专业能力标准模糊。教师没有接受过专门的职业训练,缺乏教学技能方法,更遑论将理论转化为技术的能力。使用上体现出掠夺式特征,专任教师人数少,课时量多,收入水平低,教师职业倦怠,进取心不强。进修缺乏合理导向,以提升学术水准为主,造成教师参与行业企业实践的机制缺失,形成技术研发水平不高,成果转化极少,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有限等问题。

应用技术大学要培养高层次技术型人才和进行应用技术研究,必须扎实推进教师转型工作。引进高层次学科专业领军人才以及具有行业背景与经历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同时,聘请一些知名的企业家或其他社会机构的专家担 任兼职 教授,发挥其骨干引领作用。有计划地组织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参与企业生产流程,帮助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了解行业技术标准和企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改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企业也可以聘请学校的专家、学者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兼职,参与生产实践[10]。还可以采用国际交流的方式,选派骨干教师到海外访学和留学深造,提升教师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与追踪学科前沿的能力。在教师的管理上要体现“应用”与“技术”特征,教师评价不能偏重于学术能力,视论文级别为唯一,应将行业技能水平、专业实践能力和应用技术研发成果纳入考量体系。在选拔学科专业带头人时,也应把具备实践经历和应用能力作为重要参照。唯其如此,才能有效促进教师自我成长和自觉转型,才能打造一支品德高尚、素质精良和专兼结合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为应用技术大学不是为换一个校名,它需要转变价值观念和重塑办学体制机制。应在考量自身禀赋,基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目标进行合理定位的基础上,采取战略思维的方法,系统整合、优化应用技术大学建设体系中的一些核心要素,从内部治理结构、人才培养模式、学科专业发展、课程变革、师资建设等方面寻求具体而实效的转型路径。做到综合改革,多措并举,实现从思想到制度的跨越,将人才培养和科技研发同现代化生产与社会改革实践紧密结合[11],使地方本科院校在多路径突破和错位发展中增强办学的生机与活力,从而打造一批具有时代精神、中国特色和国际水准的应用技术大学。   (本文发表在《现代教育论丛》2015年第4期)                  

                                                                                                                                                                                  编辑:李胜文

关闭

菏泽学院  版权所有   

 

必威亚洲官方登录|必威官网登陆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